近年来,澧县积极探索实施两新党建工作指导站实体化建设,不断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,将党建指导由以前的“单打独斗”转变为现在的“集团作战”,不断强化两新党建工作力量,创新两新党建工作新模式,引领广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。
坚持科学规划
用“高标准”确保“高质量”
澧县县委两新工委制定《澧县党建工作指导站试点工作方案》,对人员组成、阵地建设、工作制度、经费保障等作出明确要求,分别在县高新区、县教育局率先建站试点。
统一阵地建设,明确阵地建设必须突出政治性,悬挂标识,配有党旗、党报、党刊、入党誓词,有必要的规章制度。突出服务性,聚焦惠企惠民要求,配备党章党规党纪等书籍和文件。突出工作性,配备专门办公设施、文件柜,规范管理两新组织台账信息,党建工作资料等。
统一人员配备,在人员选配上,充分考虑年龄结构、优势特长,确保老中青梯次配备。将全县124名专兼职党建指导员划分为10个组,每组12人,推行按组设站。明确站(组)长由主管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,在指导员中选派富有活力的年轻干部担任副站长,建立起“县委两新工委—基层党委—指导站—党建指导员”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指导体系。
统一经费保障,对担负起试点任务的县高新区、县教育局,各下拨1万元试点启动经费,示范点验收合格,根据工作实际另给予一定经费补贴。
坚持问题导向
用“制度化”确保“规范化”
针对党建指导站如何管理、运行及作用发挥等问题,澧县县委两新工委分类制定《党建工作指导站工作职责》《党建工作指导站工作制度》《党建指导员工作职责》《党建指导员日常管理制度》等规章制度,形成议事有规则、管理有办法、工作有程序、责任有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。
创新“5个1”工作机制,确保工作规范运行。即各指导站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,每月开展1次工作调研,每季度反馈1次工作意见建议,每半年召开1次工作座谈会,每半年向县委两新工委汇报1次工作,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,形成界限清楚、职责清晰、管理有序、协调顺畅的运转体系。
实施动态管理机制,确保人员积极履职。选派2名业务骨干作为试点指导站“一对一”指导员,先期驻站1个月进行工作指导,推动指导站快速步入良性运转轨迹。半年度开展一次履职考核,考核结果作为党建指导员经费发放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。两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,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整。
建立双向交流机制,确保能力整体提升。组织党建指导员轮流到县委两新工委跟班学习,专题学习党建相关业务知识;组织县委两新工委干部定期到指导站交流工作,保证每周有1名工作人员到指导站了解情况。
聚焦难点痛点
用“执行力”确保“影响力”
党建工作指导站建是前提,管是保障,服务是目的。澧县结合“党建引领、助力千企”行动,紧贴企业需求,找准两新党建工作的短板弱项,重点予以解决,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摸清底数强基础。针对两新党员流动性强,“空壳”“僵尸”党组织较多的难题,各指导员普遍深入所辖两新组织,开展地毯式摸排,建立《非公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动态调整摸底表》。实行动态调整,近两年来,89家运行情况良好的规上企业纳入台账管理,撤销“空壳”“僵尸”两新组织46家。
丰富载体增合力。针对两新党建活动形式单一、党员参与度不高的问题,结合党史教育开展系列活动,不断激发企业党建内生动力。园区党建指导站组织拍摄《红色引领,匠心筑梦》视频,将园区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充分融合并展示;举办“学习百年党史,汲取奋进力量”竞赛活动,展示园区登攀不止、务实笃行的党建风采。教育局指导站指导九澧教育集团党委建设占地100平方米的党史陈列馆;引导学校优秀教师与偏远地区教师开展结对帮扶,组织送教下乡、送学上门。
积极帮困解企忧。针对两新党建与业务两张皮,党建助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,指导站积极整合各方资源,开展助企专项服务。园区党建指导站组织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广泛发动企业员工接种疫苗,为园区生产经营构筑起免疫屏障;针对招工难的问题,开展人才暖企行动,将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由线下搬到线上,发挥园区企业党校培训职能,开展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。当前,园区指导站累计为100多家企业招聘近5700余名优质员工,培训员工2.7万人次。
来源:红星云
编辑:余梓林
本文链接:http://wap.lxxww.com.cn/content/2022/04/01/110768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