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下载
【百名主播讲党史】妈妈老师——覃申媛
2021-07-18 17:38:37 字号:

图片

第90期

为您讲述

讲述| 杨青 · 制作|李绪再

图片

“战功” 赫赫的覃申媛老师

“我是一支蜡烛,照亮勤学者的征途,当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,蜡烛已流尽最后一滴眼泪。但,我并不悲伤,我的光,已闪耀在有志者的双目。”这首诗摘录在覃申媛发黄的日记本上,也刻录在她的心里,更成了她一生真实的写照。

图片

图片

从教多年,覃申媛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,退休后也不例外

图片

覃申媛写日记

1952年,从湖南石门罗坪大山里走出来的土家妹子覃申媛,师范毕业后谢绝城市的挽留毅然回到了山区,拿起教鞭一干就是35年。

她先后在大山里七所小学任教,一个比一个条件艰苦。在苏家铺公社天坪小学任教时,学校建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头上,教室其实就是农户废弃的一栋破烂的土家吊脚楼,楼梯吱呀吱呀作响,楼上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,楼下是猪圈里哼哼的叫唤声,合成了独特的乡村教学多重奏。在吊脚楼一角隔出一块不到八平方米的地方是教师和学生宿舍。当时她带着三个小孩,最小的还只有两岁,母子四人就象鸟儿蹲窝一样,她护着别人的孩子,也爱着自己的孩子,村里人都说她就是妈妈老师。

图片

1984年《湖南教育》封面刊登覃申媛的照片,报道覃申媛的优秀事迹

图片

1984年《湖南教育》封底刊登覃申媛接送学生上学的照片

1975年,覃申媛调到石门西北高寒山区的蛟蛇溪小学,此地海拔1300多米,是山区中的山区。因办学条件极差,学校一直处于村里选不出老师,外面也没老师愿意来的状况。覃申媛一来,无暇顾及艰苦放下铺盖就到学生家中家访,听取村民的意见,制定教学计划,工作当年就见了成效,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。山区家庭大多贫困,为了不让寒门学子中途辍学,她组织学生们勤工俭学。春夏,她带领孩子们采摘社员摘剩的茶叶;秋天复收茶子桐果,冬天帮着贩卖山货。她还利用休息时间,在学校荒坡上一锄一锄开垦了3分地,种上了花生、茶叶和黄豆,用微薄的收入补贴孩子们。她的精神感动了村民,次年春节,全村100多人,自发到学校后山开出了三亩茶园给学校。覃申媛在蛟蛇溪九年,学生全部免费入学,还供应文具纸张,对极困难的家庭还给予补助,创造了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、巩固率达百分之百的奇迹,她走到哪儿都被人称为“妈妈老师”。

图片

图片

1985年,覃申媛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

妈妈的爱不仅仅是能上学,还要上好学。解决了入学问题,覃申媛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。她认真钻研业务,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课堂教学艺术,每堂课都要周密计划,精心设计,课后又加强个别辅导,蛟蛇溪小学及格率实现了从年年垫底到百分之百的飞跃。

学生候树兵,一天尿湿裤子四、五次,同学们嘲笑他,自尊心强的他不肯上学了,父母只好将他寄居在蛟蛇溪的祖母家里,祖母请求覃申媛收下她可怜的孙儿,她看着老人浑浊又期盼的双眼重重的点了头。她每天给候树兵换裤子,常常是这条还没有晾干,那条又尿湿了,她就把自己孩子的裤子给他换上,还送他到公社医院就医,替他付药费,三个月后,候树兵的病好了,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,老人逢人便讲覃老师比孩子的妈妈还细心还周到。

衣服破了给他们补,头发脏了给他们洗,冬天替他们做棉衣、棉鞋,妈妈老师覃申媛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,不,有时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好。

覃申媛在丰产小学任教时,怕影响工作,把一岁半的女儿寄养在附近一位婆婆家里。一天早上,女儿不慎掉进火塘里,血肉模糊满脸是泡,她闻讯赶来把女儿抱在怀里,万般无奈心如刀割失声痛哭,过了一会儿,她想起几十个学生在教室里坐得端端正正等着她去上课,她替女儿擦了一点药之后,又站上了讲台。几个月后,女儿的伤总算好了,可美丽的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疤痕。

丈夫杨万福也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事业。有一年,杨万福病危,覃申媛放下粉笔赶到医院,望着丈夫蜡黄的面容,想起这些年丈夫为她作出的牺牲,想想确实应该留在医院好好照顾他呀,但如果留下了,代课老师又不好请,学生们该怎么办?丈夫看出了她的心思,说:“等几天我的病就会好点儿,你放心这里有医生护士,还有孩子们照顾,你回去吧!”覃申媛默默地点头,含着眼泪离开了丈夫,连夜赶了30多里山路,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站在了讲台上,像妈妈一样把爱无时不刻无微不至地撒向了她的学生们。

覃申媛和她的丈夫杨万福

有人这样评价覃申媛:作为母亲、妻子,她没有完全尽到责任;但作为一名教师,她却尽到了十二分的责任,因为她把心都掏给了孩子们,把情都用在了这三尺讲台上,她潺潺的爱让教鞭开出芬芳的花,也让我们看到了山区的教育事业虽艰难不断却万丈光芒。

1983年5月28日,罗坪公社联校党支部大会通过她的入党申请,一致认为覃申媛既经受了顺境的考验,更经受了逆境的磨难,她用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三十五个春秋,填写了一份鲜红的入党志愿书。她说为了山区的孩子们,我们必须做到“完全、彻底”不为名,不为利,不怕苦,不怕死,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!

今日主播

杨青

图片

土家族,2008年进入石门县广播电视台工作至今,先后主持《上班早高峰》《绿色石门》《县长热线》《1013信息超市》 等节目。声音的世界需要倾听才能相互了解,让我们用电波拉近彼此距离,用声音温暖你我生活。

专家解析

图片

 中共石门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

刘狂彪 | Liukuang biao

覃申媛作为一名山区教师,数十年如一日,扎根基层,呕心沥血,精心育人,像慈母一样关心、爱护、教育学生,从一头青丝熬成满头白发,被学生亲切地称为“妈妈老师”,成为全国教育战线的先进模范和一面旗帜。她的崇高品德,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,是对立德树人教育本源的生动诠释,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。

来源:常德发布

编辑:胡玲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