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下载
【百名主播讲党史】我为抗日救亡而死,值得
2021-07-03 10:53:55 字号:

图片

第75期

为您讲述

讲述| 胡仕斌 · 制作|姚龙

图片

1941年3月19日深夜,天下着蒙蒙细雨,大地一片漆黑,常德监狱的铁门“咔嚓”一声打开了,一伙特务军警从牢房里拖出一个沉重的麻袋,拾上卡车,飞快地朝西郊驶去。卡车行到乌龙港停下,他们偷偷地将麻袋沉入水底。然而麻袋里的无名忠魂是谁呢?今天我们才知道,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踏水桥(今镇德桥)支部书记郑珲烈士。

郑珲,又名伯庭,1901年出生于常德县镇德桥一个农民家庭,自幼熟读诗书,后就读于常德省立第二中学,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后开始阅读李大钊介绍俄国革命的文章,对马克思主义学说逐渐产生了信仰,第二年便申请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这让郑珲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,成为他革命人生的起点。

五年过去了,郑珲大学毕业,带着团组织的介绍信回到家乡,一时名震遐迩,论其资历足能得到一官半职,然而,他没有追求那些招人唾弃的荣华富贵,一心要帮助劳苦大众摆脱愚昧和贫困。他拒绝了很多仕绅的举荐,甘愿去小学堂教书,传播新思想、新文化。

由于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,赤胆忠心地为党工作,1926年7月,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将他吸收为中共党员,安排他到四贤、同德两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。1929年5月,郑珲到广嗣庵小学向师生宣传共产党纲领,培养、发展共产党员,挂起“湘西国学馆”的牌子,着手筹建“洞庭支部”。1931年,郑珲在“常德县立第七高级小学”旁边,自费建起一间房子,作为党的地下活动据点,他安排妻子以各种巧妙的方式观察放哨,积极保护地下党的安全。

1938年2月的一天,湖南省工委派帅孟奇约见郑珲,帅孟奇指示郑珲要抓住时机,在农村建立党的组织,动员群众抗日救亡。

郑珲回到镇德桥,联络知己的朋友和热心抗日的教师,向他们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,物色发展对象,吸收进步分子入党,建立了以他为书记的踏水桥党支部。

1938年8月的一天,有位乡公所干事透露,乡长赵彩清借“支援前线”之名搜刮民财,捐募的钱粮没有全部上交县府。郑珲得知,愤恨至极,但又不便公开发动群众反抗以暴露自己的身份。于是,他派员联络各界进步人士,出版抗战墙报,控诉日寇的侵略罪行,通报抗日战况,呼吁群众支援前线,同时以漫画的形式,揭露那些乘机搜刮民财的罪恶行径。郑珲还吩咐地下党骨干,以学校、商会名义,贴出“誓死不当亡国奴”“严惩贪官卖国贼”等标语,迫使赵彩清将捐募款项尽数上交。

1940年9月,中共常德县委被国民党破获,县委组织部长苏春成被捕叛变,供出了县内全部地下党组织。这年冬季的一个晚上,便衣特务来到郑珲家,带走了郑珲。

郑珲来到乡公所,赵彩清将郑珲软禁在一个房间里。第二天清早,郑珲被解往县城监禁。

郑珲被关进监狱几天后,中统特务头子张雨庵找郑珲谈话:“郑先生,听说你是常德有名的文人,怎么会误入歧途呢?你的上级把你供出了,我看还是登个报自首算了,识时务者为俊杰嘛。”

郑珲据理辩驳:“是呀,识时务者为俊杰,救亡图存是时务,动员群众抗战也是时务,做这些事也要登报自首,国人将如何评说?”

“我是说你交出地下党名单!”张雨庵咆哮起来。

“我不知道什么地下党,天上党,热心抗日救亡的就是党,你要我交出谁呢?”

在一致抗日的呼声中,张雨庵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查共产党,只得以收藏军粮罪将郑珲关进监牢。

郑珲的妻子上城探监,见丈夫的身体瘦弱不堪,一阵心酸。她向周围望了望,悄悄说:“好象没有几个人看守你,我们可以跑出去,远走高飞。”

“别胡思乱想,这是敌人放长线,想抓更多的人。我为抗日救亡而死,值得。”

郑珲知道,这可能是永别前的会面,他尽量抑制自已的感情,劝慰妻子说:“假如我死了,你要抚养好孩子。我活着,还是要动员群众抗日。”

图片

1941年正月十五以后,国民党特务对郑珲日夜不停地严刑审讯,威逼他交出地下党员名单。郑珲咬紧牙关,忍受着非人的折磨,多次昏倒过去,又一次次被冷水冲醒过来,就是死也不开口。敌人无奈,只好又把他推入牢房。

1941年3月19日深夜,几个便衣特务闯了牢房,将郑珲一棒打晕,装进麻袋沉入了常德大西门外的乌龙港。

今日主播

图片

 胡仕斌 

胡仕斌, 常德市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播。1992年至1997年主持《常德新闻》《常德新闻联播》《今日常德》等栏目。曾任总编室主任、产业发展部主任,现任主播工作室、栏目中心支部书记。

专家解析

图片

 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 

曾世平 | zeng shiping

郑珲是北京大学政治系的高材生,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常德地区第一个农村共产党支部——踏水桥支部的书记。1940年12月,由于叛徒告密,他被秘密逮捕,经严刑拷打却誓死不从,被敌人残忍杀害,装进麻袋沉入乌龙港。

来源:常德发布

编辑:胡玲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