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下载
【文明澧州】为身边榜样点赞!6月“中国好人榜”候选名单出炉,澧县1人入选! 澧县融媒 今天
2021-06-17 16:54:57 字号:

6月“中国好人榜”

候选人名单出炉啦!

澧县1人上榜“助人为乐”类候选人

他是:澧县八中教师——胡升校

快来为他投票点赞吧!

投票方式>>

1、关注“中国文明网”微信公众号;

2、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下角“品牌栏目”之“点赞好人”;

3、选择类别“助人为乐”、省份“湖南”,在候选人名单中找到胡升校,点击“加入”及右下角“点赞入页面“点赞评议

胡升校

图片

常德退休教师将老宅改造成“童乐园”

为留守儿童义务补课20余年

胡升校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中学高级教师,是原澧县八中的一名教师,1987年、1989年两届“湖南省劳动模范”的获得者。1956年参加工作,在教育战线工作了41个春秋,1997年光荣退休,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,享有盛誉,是当地群众拍手称赞的好老师。

作为一个教育者、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,胡升校思想深邃,目光敏锐,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为此深感忧虑。为了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,胡升校不顾年迈,多次深入留守家庭,走进儿童心灵,调查结果让他痛心不已。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外出务工,这些孩子从小就远离父母,长年不谋一面,缺少家庭的温暖,失去了人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——家庭教育。

教师传道、授业、解惑的天职,再次激起了胡升校从教的欲望,他毅然放弃子女为其提供的良好生活环境,返回甘溪滩镇丰年村,决心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再次发光发热。1997年退休时,他计划将老宅改造成一个“童乐园”,免费辅导留守儿童学习,同时培育他们的兴趣爱好。但这一想法遭到亲友反对,远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也打来电话劝说。“教育不能只靠政府,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个人的力量微弱,但做了总比不做强。”胡升校的一席话,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。

“童乐园”是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土砖房,虽然破旧,但干净清爽。堂屋为上课专用的教室,两侧是图书室和乐器室。房间里全是图书和孩子们带来的课本。图书室里陈列着爱心人士捐赠的上万册图书,乐器室摆放着文化单位捐赠或租借的电子琴、钢琴、二胡等乐器。

成立之初,就面向所有有心学习特长或学习上积极要求进步的留守孩子,并特别强调,完全免费,纯粹义务。起初,乡里乡亲并不相信,只有住得近的孩子来学。随着时间慢慢过去,在胡升校家里参加培训的孩子越来越多,兴趣也越来越高。后来,周边五六个村的孩童都被吸引了过来。最多的时候有40多个学生同时上课,将三四十平方米的老堂屋挤得水泄不通。现今,堂屋两侧的卧室也腾了出来。

胡升校年轻时多才多艺,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教法多种多样,尤其擅长因材施教。在胡升校的课余辅导里,不仅有二胡、钢琴等乐器的学习,还有语文、数学等主要文化课程的辅导。虽然培训是免费的,但胡升校对孩子细心引导,全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,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,教学非常严格。

乐器室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,胡升校总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。这天,刚参加完小升初考试的学生田奥蕊,把玩着二胡,爱不释手。在胡升校悉心教导下,田奥蕊很快有模有样地拉起曲子。

田奥蕊家住甘溪滩镇石板村,距离“童乐园”有七八公里,父亲田合圣骑着摩托车冒雨送了过来。田合圣说,在胡老教导下,孩子刚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里的重点初中,以前最差的语文、英语,这次都获得优秀成绩。“找不到这么好的辅导老师了,现在孩子说要来学乐器,哪怕是来玩,我都要抽空送来。孩子喜欢这里,这里真是孩子们的乐园。”田合圣说道。

村干部陈琼兰介绍,自从胡升校开办“童乐园”,村里的孩子们懂事多了,见人主动打招呼,学习兴趣也提高不少,村里也走出了一批寒门学子。今年30多岁的金春,祖辈世代务农,10多年前,在胡升校的辅导下,顺利地考取了大学,现在在大城市上班、定居,还将母亲唐传娥接到城里享福。每次过年回乡,唐传娥逢人就说,要不是胡老辅导孩子,她现在还在乡里磨(意思“遭罪”)。

当天,前来学习的都是刚参加完小升初考试的六年级学生。胡升校特意开设了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”的作文课,教他们要立志高远,敢于攀登。贫困生金梦说,她今后要做一名老师,一名像胡爷爷这样关心农村教育的老师。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,每个周末,胡升校坚持上课2天,上午文化课,下午乐器课。寒来暑往,从没间断。疫情后复课以来,每周末坚持上课1天。

亲友关切问及胡升校这么操劳图什么?胡升校常将人引到图书室,指着一幅“童乐园”书画和对联“给童乐享童乐与童共乐,悦其人乐其事劳而不倦”告诉他们,这便是他的内心写照。

曾经有记者问胡升校老人:“还能坚持多久?”胡升校笑着说:“蜡烛灭了,就不教了!”

来源:湖南文明办

来源:湖南文明办

编辑:胡玲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