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期
为您讲述
讲述| 郑谊 · 制作|郑谊
视频制作 |卢驰 郑谊
井冈山博物馆
在井冈山博物馆第二展厅,龙源口大捷的走道旁,矗立着一座红军战士立身雕塑,他头戴红军帽,身背斗笠、大刀,望远镜垂在胸前,右手持驳壳枪直指前方,左手五个张开的手指牢牢扣住左腹部,瞪圆双眼,大张着嘴,一副跃然向前、勇敢拼杀的姿态,他就是红四军10师28团3营营长肖劲。人称“盘肠将军”。
井冈山博物馆肖劲雕塑
1928年6月,第四次反“会剿”战斗,爆发了著名的新老七溪岭之战。朱德、陈毅、王尔琢率队赶往永新、宁冈交界处的新老七溪岭地区设伏,阻击从正面进犯的赣州军阀杨池生、杨如轩部三个团。其中在老七溪岭地区,王尔琢、何长工指挥红28团当道迎敌,与杨如轩部两个团展开激战。
为了占领老七溪岭制高点百步墩,双方反复争夺,僵持不下。
电视剧《开国元勋朱德》片段
王尔琢:同志们,拿不下百步墩制高点,整个战役就很危险,现在立即组织敢死队,从侧翼攻打敌军,谁来挑这个头?
肖劲:首长,我来吧。
王尔琢:肖营长,此次战役事关重大。
肖劲:我知道。
王尔琢:好,人你来选,一定要党员。
肖劲:是。
何长工:肖劲同志,拜托啦。
王尔琢:肖营长,你还有什么要求吗?
肖劲:等革命胜利了,给我烧张纸吧!
肖劲主动请战,率领由班排长和共产党员组成的敢死队,向敌军阵地发起冲锋。
敌人占据山顶有利地形,机枪火力凶猛,冲在最前面的肖劲,不幸被子弹击中腹部,肠子流了出来,他忍痛将肠子塞回腹腔,一手紧捂着伤口,一手挥动着驳壳枪继续向前,一路血流满地,但却毫无惧色,斗志昂扬。
电视剧《开国元勋朱德》片段
敢死队员:弟兄们,冲啊!
敢死队员:肖营长!营长!
肖劲:冲啊!
敢死队员:是!
看到营长如此壮烈,战士们深受鼓舞,呐喊着一次又一次向敌人阵地冲击。最终,杀上百步墩,以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打垮了敌人,夺占了制高点。
随后,朱毛红军气势如虹,一举打出了著名的龙源口大捷,并乘胜第三次占领永新县城,胜利粉碎了敌人的“会剿”。
龙源口桥
然而,肖劲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,遗体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。“盘肠将军”肖劲的英名因此响彻巍巍井冈山。
临澧县刻木山乡天星村——肖劲出生地
肖劲,原名肖承森,1906年农历9月14日出生于临澧县今刻木山乡天星村一个农民家庭。
1925年1月,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队,入学时,更名为“肖劲”。1926年毕业,分配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,任政治科大队特务连连长,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,当时校内党组织负责人是陈毅。
肖劲就读黄埔军校时的照片
关于陈毅星夜追赶起义部队的故事,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吧,和陈毅相伴同行一起追赶的亲密战友就是肖劲。
1927年7月,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成国民党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,8月1日,南昌起义打响后,肖劲、陈毅等2000多人随教导团从武汉乘船抵达九江,名义上是“东征讨蒋”,实则是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准备加入南昌起义部队。船只还没靠岸,张发奎就命令官兵把武器留在船上,徒手上岸集合,准备实行“分共”。陈毅深感形势严峻,上岸后立即召集党员秘密会议,要大家分散撤离。当晚,肖劲和陈毅步行到姑塘,坐小火轮前往南昌。8月6日,终于在抚州城见到了起义军,并找到了周恩来和刘伯承,受党组织派遣,前往赣东收编绿林武装,失败后于8月10日在江西宜黄再次赶上起义部队,随队转战。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,4月28日,跟随朱德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,被统一整编为红四军。6月23日,肖劲在龙源口战斗中壮烈牺牲,年仅22岁。
陈毅得知肖劲在七溪岭勇猛追击敌人时壮烈牺牲,感到十分悲痛,在自己住房墙上写下一首诗《龙源口大捷随感》,赞颂红军之英勇,缅怀牺牲的亲密战友。
在国民党“清党”“分共”,大肆搜捕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之下,肖劲选择坚定地跟党走,彰显了他对党的绝对忠诚;在枪林弹雨、敌众我寡的湘南、赣南战场,肖劲把“断头只当风吹帽,负伤如挂大红花”,肠子被子弹打出来,给它盘回腹腔,继续冲锋,洋溢着舍身救国的英雄壮举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。“盘肠将军”肖劲的事迹值得我们后辈深深铭记!
今日主播
郑谊
常德广播电视台影像中心副主任,主任编辑、一级播音员。从业29载,入党20年,一直活跃在播音和广电采编一线。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、优秀共产党员。曾获评常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。
专家解析
中共临澧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
李 维 | Li Wei
肖劲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将领,著名战斗英雄,在红四军反围剿的龙源口战斗中,他组织带领敢死队,攻下敌人堡垒百步墩,为取得龙源口大捷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来源:常德发布
编辑:胡玲
本文链接:http://wap.lxxww.com.cn/content/2021/06/17/95420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