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下载
【党史上的澧县】澧州政治讲习所的举办及其影响
2021-04-26 09:45:50 字号:

图片

1926年9月20日,澧州政治讲习所在常德招收的2000多名学员,奉命和驻常德、桃源的部队一道,开赴澧县驻防。讲习所所址设在文庙考棚,讲习所训练处设在文庙。讲习所训练处负责学员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,处长为刘达五,总教官为贺澍,政治科科长为林庸(林空湘)、副科长为许蕴石。

苏联中山大学毕业的李际琛、广州政治讲习班毕业的武文元、原中共湘区委负责人夏曦、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杨寅、后调来的李子骥和陈章甫等担任政治教官,在湖南讲武堂和广州政治讲习班毕业的张子清、精通武术的庹庶务担任军事教官,陈朴五任秘书兼事务。

学员按部队编制进行管理。学习计划按贺龙的安排,每天六堂课,必上一堂政治课。政治课主要讲授“中山主义大纲”“社会主义大纲——评蒲鲁东、凡尔特等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”“资本论入门”“世界革命史”等。军事课教授内容中的小教程包括“步兵操典”“阵中要务令”“射击教程”;大教程包括战略、战术、战斗指挥、步骑炮工等兵种协同作战,以及防空、兵器、修筑掩体等。

此外,还有操场式教程以及野外演习、实弹射击、夜间紧急集合等训练。每周安排两次大演讲,由师政治部主任周逸群、师参谋长陈图南主讲。每周开一两次民主生活会,检查军容风纪。每天晚饭后开展文娱活动,教唱革命歌曲,晚上召开讨论会,消化理解当天的课时内容。讲习所革命氛围浓厚,实行官兵平等,学员们个个情绪饱满、士气高昂。

澧州政治讲习所培养了3000多名具有一定政治、军事素质的学员,他们充实到部队基层,作为一线的指战员,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。讲习所学员队伍中推行的政治工作、党建工作制度被带到正规部队,并得到全面推广,使一支国民党的部队逐步转化成为共产党的武装力量,后成为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。

来源:《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》

编辑:胡玲

点击查看全文

回首页
返 回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