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革命期间,澧县中学堂、九澧女师和8所县立高等小学内的革命氛围浓厚,革命活动频发,是先进思想向外传播的发源地。这些学校先后建立起学生自治会。澧县中学堂的张运载、唐世钧、金忠永等均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。
1926年夏,在共青团澧县特支的宣传发动与认真组织下,澧县第一届学联代表大会召开,成立了澧县学生联合会。张景雅、张运载均被选为学联负责人,夏熙缉、莫申范等被选为县学联工作人员,机关设于九澧女师。
1926年10月7日至18日,共产党员张景雅代表澧县学联,出席在长沙召开的全省青年代表大会,被选为大会审查委员会委员。这次会上通过了组织问题、学生利益、文化运动、时局问题、巩固革命战线等六项决议。
五卅惨案发生后,湖南省工团联合会与省学联于6月2日组织2万余人,在省教育会操坪集会,当即成立“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”。6月5日,省雪耻会通电全省各县组织分会,并派出一批宣传员赴各县宣传青沪惨案情形。
1925年冬,省雪耻会委派中共党员张开朗等3人回澧县组织分会。1926年3月15日,全县各公法团体代表200余人集会,成立“澧县雪耻分会”。会议推选正、副主任和委员17人。
湖南雪耻会澧县分会成立后,张开朗即委托县立中学代表黄运谟等组织澧县济难会。4月26日,召开成立大会,由何君勉担任济难会书记。仅半月,入会者达百余人。津市镇于1926年下半年组建了商民协会,由共产党员刘玉舫为主筹备组建,孟体仁任会长。
来源:《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》
编辑:胡玲
本文链接:http://wap.lxxww.com.cn/content/2021/04/21/92159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