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国共合作兴兵北伐,工农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。澧县大革命发展迅猛异常,革命队伍迅速扩大和发展。1926年7月,北伐军攻占长沙,总政治部在长沙成立左翼宣传队,周逸群任队长。宣传队全由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组成,实为中共湘区委组建。8月,周逸群带宣传队抵常,受贺龙之请,周任贺龙九军一师政治部主任。
1926年8月下旬,北伐军左翼主力贺龙部攻占澧县。9月2日,左翼三个师进驻澧县。9月中旬,宣传队按贺龙令来澧。适逢澧县酝酿成立中共澧县部委,周逸群奉中共湘区委指示,派队员杨杰卿负责部委组建工作。因革命需要,罗宁被推为省代表,被派往北伐军的一个军担任政治部主任。按照中共四大关于“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”的规定,部委成立前先组建基层党支部。县总工会有党员8人,组建中共澧县总工会支部,书记由杨杰卿兼任,机关设县总工会所在地正雅公馆内。
因原中共澧县支部的党员较多,便把未居住在县城的党员分出来,组建中共澧兰支部,支部书记由金尧章担任,机关设在新街口,有党员43名。津市党小组的党员已发展到25名,组建中共津市支部,李立新任党支部书记,机关设在刘公桥。大堰垱镇范围内已发展党员41名,组建中共大堰垱支部,谭振湘任党支部书记,机关设在西二区区公所。
1926年11月,中共常德地委作出决定,将渡口党支部划归中共澧县地方组织领导。1926年11月18日,中共澧县部委正式成立,隶属中共常德地委领导。书记杨杰卿、组织部部长李光文、宣传部部长张运载、工运部部长杨鉴堂、民运部部长杨岸,委员周荣森、曹志民、张权、鲁启黎、李光森、何君勉。此时辖5个支部,有党员147名,机关设国民党县党部内。渡口党支部划归澧县部委领导后,部委派张运载担任该党支部的指导员。
这以后,相继建立了7个党支部。到1927年马日事变前,全县有渡口、大堰垱、澧兰、津市、县总工会、新洲、车溪、周家庙、白鹤、梦溪、王家厂、澧县平民工厂12个基层党支部,共有党员314名,其中暂无支部管理的党员49名。
来源:《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》
编辑:杨孟可
本文链接:http://wap.lxxww.com.cn/content/2021/04/13/9179236.html
热门评论
打开以澧为荣,参与评论